古人将一天分为12时辰,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出养生与时辰有密切关系,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“值班”。顺应经脉变化,采用合适的方法,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。下面与芳华未来一起详细了解十二时辰养生经。
子时:足少阳胆经最旺子时也就是晚上11点-凌晨1点,胆经当值,属“阴中之阴”。也是阳气开始初生的时段,胆气在此时开始升发。中医其常说的“睡好子午觉”中的“子”也就是这个时间段。《黄帝内经》里,“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”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,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。
丑时:足厥阴肝经最旺丑时:凌晨1点-3点,为肝经当令,此时阳气比胆经当值之时要强盛一些。中医常说:人卧则血归于肝,此时通过睡眠静心养气可让肝血得到休养,使肝脏主疏泄、主藏血功能得到正常发挥。如在这个时间喝酒、看电视、熬夜,将会对肝造成极大的损伤。
展开剩余77%寅时:手太阴肺经最旺寅时为凌晨3点-5点,肺经当令。肺主呼吸,调节气机,助心行血,寅时是也就是人体气血从静变为动的开始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:肺为娇脏,所以寅时要好好歇息,深度睡眠,养精蓄锐,尽量不要在此时运动。
卯时:手阳明大肠经最旺卯时为凌晨5点-7点,大肠经当令,此时要养成排便的习惯。起床后宜先喝杯温开水,然后去卫生间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排出体外。喝水宜喝“阴阳水”,即用热的白开水兑凉的白开水,一口气喝完,这样有利于水分快速进入大肠,刺激肠蠕动,促进排便。
辰时:足阳明胃经最旺辰时为上午7点-9点,胃经当令。胃经是多气多血的经脉,此时,人体阳气旺盛,吃饭最易消化,应进食早餐。一般来说,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。早餐对我们营养的来源、体力、精力的供输十分重要,让我们有充沛的活力,来应付一整天的工作。
巳时:足太阴脾经最旺巳时为上午9点-11点,脾经当值,是人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期。中医认为脾主运化,为后天之本,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,此时要注意要注意养护脾胃。一是注意饮食有节,不可过饱,以免劳伤脾胃;二是避免饮食生冷太过,以免挫伤脾胃阳气;三是注意不可过度安逸,或久坐不动,以免脾胃气机阻滞。
午时:手少阴心经最旺午时为上午11点-下午1点,心经当令。心为“君主之官”,即心是人体的主宰,推动血液运行,养神、养气、养筋。心经的养生之道是尽量减轻心脏负担,避免心脏过度兴奋,如在午时能睡15-30分钟左右,对养心大有好处,可使下午乃至晚上面色红润、精力充沛。
未时:手太阳小肠经当令未时为下午1点-3点,小肠经当令。《黄底内经》认为:“小肠者受盛之官,化物出焉”,可吸收食物中的精华,并将糟粕送入大肠与膀胱,以进行一天的营养调整。因此,人们应在下午1点前吃完午饭,这样才能使小肠在其功能最旺盛之时更好地吸收营养。
申时:足太阳膀胱经最旺申时为下午3点-5点,膀胱经当值,是人一天中的第二个黄金期。此时宜多饮水,不憋尿。敲打背部能快速缓解疲劳、提升阳气、振奋精神。4点左右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,运动能力也达到高峰,此时锻炼身体不易受伤。
酉时:足少阴肾经最旺酉时为下午5点-晚上7点,肾经当值。中医认为:肾藏精,为先天之本,既主生长发育,又主生殖。此时宜减少外出与身体活动,不宜过劳,以养精蓄锐,保养肾脏为主。另外,此时喝水也非常重要,它可以帮助排毒,清洗肾和膀胱,预防肾结石、膀胱炎等病症。
戌时:手厥阴心包经最旺戌时为晚上7点-9点,心包经当值。心包经可以视为心脏的“保镖”,最好的调理方法就是与朋友、家人聊聊天、散散步,舒畅一下心情。鼓掌、握拳等动作都可以振奋精神,可以刺激劳宫穴和中冲穴,改善失眠状况。
亥时:手少阳三焦经最旺亥时为晚上9点-11点,三焦经当值。三焦具有通行诸气、畅通百脉的作用。人在此时睡眠,百脉、脏腑可得到最好的休养,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。睡觉之前,可以先用温热水泡脚半小时,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度,能畅通上中下三焦的气机,使身体得到充分地放松,有利于睡眠。
只要规律生活,科学养生,就可以收到强健身体、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。御君方,守护您的身体健康!芳华未来,助您拥抱幸福生活!
发布于:重庆市